摩根大通:买入、卖出或持有 | IFCM
IFC Markets - 外匯交易

摩根大通:买入、卖出或持有

摩根大通:买入、卖出或持有

摩根大通将于7月15日公布第二季度财报。今年以来,该行表现强劲,但存在一些警示信号。分析师认为,利润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投资者将关注该行能否维持近期表现。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速度放缓、贷款收入略有下降以及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摩根大通在传统银行业和金融科技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该行决定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数据访问费用的决定,将决定该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摩根大通盈利预计将下降


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盈利约为$4.47,较去年同期$6.12的每股盈利有所下降。这一下降主要是因为该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的交易数量减少,且贷款利息收入略有下降。

总收入也预计将下降至约$4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然而,摩根大通在该季度的交易收入可能有所增加。近期政治新闻,尤其是特朗普关于新关税的言论,导致市场波动,这有助于增加股票和债券交易的收入。


我们所拥有的


  • 尽管本季度末并购和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有所回升,但摩根大通的并购业务收入仍预计保持低位。
  • 该行预计将从贷款利息中获得更多收入,得益于稳定的利率和持续的借贷需求。
  • 更多客户未能按时还款。这些问题贷款(不良资产)的总价值已升至约97亿美元,这表明该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正在增加。

摩根大通:金融科技费用


摩根大通已决定开始向金融科技公司(如Plaid)收取访问其客户银行数据的费用。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依赖摩根大通等银行获取所需数据以支持其应用程序运行,但现在必须为此付费。

摩根大通表示,此举旨在提升安全性并为系统升级提供资金。但这也表明该行希望对数据实施更严格的控制,并通过向他人提供数据访问权限来创造收入机会。

这一变化给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压力。

  • 连接应用程序与银行账户的Plaid可能需要提高客户费用以覆盖新费用。这可能对预算紧张的小型应用程序造成冲击。
  • Stripe可能受影响较小,因为它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且对摩根大通的数据依赖程度较低。不过,任何依赖摩根大通获取客户信息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可能面临新增成本。

因此,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对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的依赖程度,甚至需要调整自身服务定价策略。


摩根大通正在进行内部调整


摩根大通也在重组其领导层。大卫·弗雷姆(David Frame)已被任命为私人银行业务全球负责人。这可能意味着摩根大通计划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为富裕客户提供服务。

这可能包括与国际家族办公室合作、管理离岸财富以及提供个性化贷款。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可靠的收入来源,不仅依赖于交易利润或贷款利息,这些收入可能会随着市场波动而起伏。


投资者持乐观态度


摩根大通的股价今年迄今已上涨约20%,表现优于整体市场(标普500指数)和其他主要银行。由于这一强劲表现,一些分析师现在认为股价可能升至$325。

摩根大通还将股息上调7%,从每股$1.40增至$1.50。此举是在该行通过美联储近期压力测试后实施的,该测试旨在评估银行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摩根大通还计划回购部分自家股票,此举通常有助于支撑股价。

然而,若即将发布的财报未达预期,这种乐观情绪可能转为失望。许多投资者已押注该股表现良好,若实际结果不及预期,股价可能迅速下跌。


摩根大通长期展望


分析师认为,摩根大通股价将在未来五年持续上涨,年均增长率约为8%。他们预计股价将在2026年达到约$310,并可能在2030年前突破$420。这种稳步增长基于强大的交易业务、对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重金投入,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为富裕客户管理财富的业务扩展。

然而,并非所有预测都乐观。一些模型显示,如果该行开始流失存款或面临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带来的更高风险,股价可能跌至$197至$228之间。

细节
作者
Mary Wild
發佈日期
14/07/25
閱讀時間
-- min

功能強大的新工具 JP Morgan 技術分析

功能強大的新工具 JP Morgan 技術分析

即時技術分析,結合最受歡迎的指標和振盪器進行即時預測.

现在尝试
Accelerometer arrow

試用交易模擬器

0
百分比 1:20
保證金 1000
計算基礎
狀態: 關閉 交易
修改:
報價貨幣 USD
上次收盤
開盤價
今日, 最大
今日, 最小
instrument

如果您找不到在睡覺時賺錢的方法, 您將 一直工作到死 .
- 沃倫-巴菲特

instrument

即時經濟日曆 – 借助真實市場資料精准把握交易時機

日期國家事件
2025-08-29 16:30:00
US
Core PCE Price Index m/m
2025-08-29 17:45:00
US
MNI Chicago Business Barometer

其他新聞

Close support
Call to QQ Call Back